儋州大力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打造农业经济新引擎
作为海南省冬季瓜菜重要产区之一,儋州阳光充足、雨量充沛、菜满四季,这里生产的冬季瓜菜吸引了众多外地客商收购,销往包括北京、上海、武汉、长沙、郑州等国内80多个大中城市。
据不完全统计,儋州冬季瓜菜自2016年11月25日上市以来销售形势火爆,截至2月5日,全市冬季瓜菜出岛共48850吨,总销售额18176万元,销量及销售额同比增幅均达到20%左右。
今年春节期间,儋州特色农产品销售形势也同样见好。其中,跑海鸭蛋传统销售额达400多万元,红鱼销售额达700万元,儋州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121馆网上销售儋州特色农产品也多达120万元,主要销售的种类为儋州红鱼干、海鳗鱼干、鱿鱼干、沙虫、绿壳鸡蛋、跑海鸭蛋、海头地瓜等产品。海南绿翠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开发部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底海头地瓜上市以来,已收购了30万斤,主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
加快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农产品喜获丰收、销售价格节节攀升,不仅让儋州本地的种植户信心倍增,同时吸引许多越来越多的人到儋州创业。
儋州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儋州市政府近年来对农业产业的大力扶持和引导。2016年,儋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调整粗放低效农业,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发展。全年调减甘蔗等低效作物种植面积5万亩,用于发展热带水果3.7万亩、种桑养蚕0.095万亩、种植海头地瓜0.25万亩、牧草0.035万亩、冬季瓜菜1万亩。
同时,早在冬季瓜菜上市之前,儋州市政府就已经通过出台相应指导性意见、制定工作方案等推动冬季瓜菜产销,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春节前瓜菜的销售非常火爆,许多外地客商从大年初三起,就陆续来海南开始新一轮的收购,我们的辣椒从正月初四就已经开始进行采摘了。”海口兴北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羊廷进介绍。
日前,在儋州海头镇村,村民们正在辣椒地里进行采摘装箱。羊廷进说,自己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工作,近年来随着儋州市政府对当地农业产业的大力扶持,利好政策不断,便毅然回到儋州创业从事瓜菜种植,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在儋州本地,像羊廷进一样被儋州良好的政策吸引回家乡创业的人员越来越多。
“冬季瓜菜种植的成本主要来自于人工成本。”羊廷进介绍,他共种植了130亩的辣椒,其中人工成本就高达30万元。为当地的贫困户提供了50余个就业机会,羊廷进透露,他正在计划成立合作社,为当地的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以前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丈夫打工收入和割胶,在这里采收辣椒,一天可收入130元,不但增加了家庭收入,工作也相对轻松。”海头镇红洋村村民李阿姨介绍。
做大做强九大特色农产品品牌
2016年,儋州持续推进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重点打造儋州粽子、儋州红鱼、儋州海头地瓜、儋州香芋、儋州蜜柚、儋州黄皮、儋州鸡、儋州跑海鸭蛋、儋州绿壳鸡蛋等九个品牌。并聘请专业设计公司对重点品牌农产品以及瓜菜进行包装设计,推进农产品从散装出售到包装设计后出售。
“自从儋州红鱼成为特色农产品品牌后,有了统一的品牌形象和包装,销量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仅在春节期间,我们公司红鱼的销售额就达到700万元,同比增长了40%,创历史新高。”经营海产品多年的儋州创华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叶生慧表示。
同时,儋州还积极推进无公害产品、有机产品、绿色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等“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并申报“儋州红鱼”“光村沙虫”2个地理标志商标。
此外,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儋州建立了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主要加强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工作,调查建立田头档案、收购商及收购点档案,实现农产品质量可追朔。
目前,在枝根坡等5个基地已建成3G系统质量安全追溯,在排浦华头坡等19个基地建田头质量安全综合服务站,在南丰镇头佑村等5个农产品重点村成立了监管点,在富克坡等5个基地和收购点设立了检测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据统计,儋州市2016年全年检测1.1万余个样品,检测合格率为99.2%。
培育“一镇一业 一村一品”
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儋州冬季瓜菜已初步形成产业带。其中,黑皮冬瓜主要分布在木棠、王五、排浦、东成等镇,椒类主要在东成、新州、白马井、王五等镇,小红南瓜主要在海头镇,反季节西瓜主要在木棠、三都、峨蔓、海头等镇。
据儋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下阶段儋州将继续加强营销策划,扩大品牌效应,同时加快调整优化种植业品种结构,发展高效作物和特色种养殖。着重布局“一镇一业 一村一品”,围绕各个镇的主导产业,培育村一级的主打产业,以特色农产品、以及特色高效农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打造农业经济的新引擎,从而为建设美丽乡村夯实经济基础。(来源:海南日报。)
责任编辑:郝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