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乐东 正文

海南乐东西黎村第一书记刘柰妤挥洒真情帮扶脱贫攻坚

摘要:海南省乐东县西黎村属于黎族村落,是整村推进扶贫村之一。长久以来,村民未能掌握较好的劳动技能,加上生产方式单一等,整体发展落后。乐东县委组织部根据该村贫困户致贫实际安排县人社局干部刘柰妤作为西黎村驻村第一书记帮扶脱贫攻坚工作。

新华丝路网海口7月15日电(郝金雷 叶文华)海南省乐东县西黎村属于黎族村落,是整村推进扶贫村之一。长久以来,村民未能掌握较好的劳动技能,加上生产方式单一等,整体发展落后。乐东县委组织部根据该村贫困户致贫实际安排县人社局干部刘柰妤作为西黎村驻村第一书记帮扶脱贫攻坚工作。

微信图片_20180715102315

图为西黎村第一书记刘柰妤在大安三月三集市上售卖合作社生产的蜂蜜。

2017年以来,刘柰妤带领西黎村“两委”干部围绕脱贫攻坚工作重心,发挥人社局优势,通过扶贫夜校、技术培训、转移就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

西黎村共有贫困户85户344人,扶贫先扶智,西黎村干部坚持每周一督促贫困户参加电视夜校学习,并根据不同贫困户的需要,不定期邀请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使每户贫困户都能掌握至少1至2门实用技术,切实增强贫困群众依靠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

微信图片_20180715100058

图为西黎村第一书记刘柰妤邀请龙眼种植技术人员指导贫困户给龙眼催花、上药。  

“我想种植龙眼,但不懂给龙眼催花、放药,刘书记得知后,很快就请人教我种植技术,现在我的龙眼长的很好,对脱贫很有信心。” 西黎村贫困户邢永平说。

据了解,2017年至今,西黎村共组织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参加脱贫致富电视夜校90期左右,现场技术培训7次300人,组织参与上级单位组织的培训2次177人。

通过扶贫夜校和定制技术指导让贫困户掌握技术的同时,村委会反复宣传就业扶贫政策、积极与就业局沟通,帮助有能力的贫困户外出务工,转移就业32人,其中贫困户18人。

西黎村“双残疾”贫困户邢海平说:“靠别人给是永远脱不了贫的,我家 3个小孩还小,很想在家附近开一个报刊亭能够有稳定的收入,刘书记给我家帮助很大,现在给我安排了公益岗,还一直在帮我申请报刊亭。”

“对于‘零就业’贫困户,我们会为贫困户安排保安、环保员等公益岗位,政府每月给1280元补助,有些体力好的贫困户还会协助村委会打扫卫生等,工资就更高一些。同时,对达到年龄(60岁)的41名贫困户发放农村养老保险金,每人每月可领到145元。” 刘柰妤说。

产业是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关键,近两年西黎村委会积极落实产业扶贫政策、联系相关企业、邀请技术培训发展出了一批扶贫产业。据了解,2017年12月,政府扶持西黎村300箱蜜蜂创办养蜂合作社,截止目前已盈利1万多元,帮助了28个贫困户。

“我们的养蜂合作社是非常成功的,去年底政府扶持一批蜂苗,养蜂专家对贫困户进行了专业培训。我们的蜂蜜打了自己的标签和品牌,刘书记指导我们在网上卖,每瓶可以卖到100元,村里环境好,蜂蜜质量高,供不应求。” 西黎村支部书记邢打军笑着说。

村委会还利用大安镇协调省财政厅的100万元村集体发展壮大资金,签约3年入股谊农宝公司发展种植毛豆产业,每年固定10%的回报率,2018年1月已取得收益10万元;利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山羊养殖合作社, 现在已经增长到148只;2018年打算新建的五脚猪合作社也已开始动工,准备把目前所有的未脱贫贫困户纳入进来。

此外,村委会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县扶贫办对村道2213米进行硬化,安装路灯130盏,修建涵管3座,建成水塔2座,在建村民文化室1个,多方面助推西黎村早日脱贫。

“刘柰妤书记用青春、用真情在帮助我们村扶贫,对我们帮助很大,她的汗水也变成了村里的收入和贫困户脱贫的信心。”邢打军说。

责任编辑: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