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地
黄皮丰收带动儋州旅游。本报记者 陈元才 摄
在儋州光村雪茄基地,农民在采摘烟叶。本报记者 易宗平 摄
儋州金通农业公司负责人范锦江介绍,该园的百香果今年中秋节前后上市。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林书喜 摄
儋州跑海鸭带领农民跑致富路。图为在新州镇新英湾,一群跑海鸭在海湾里觅食。本报记者 陈元才 摄
儋州市木棠镇水疏村附近的荒地已变成近千亩瓜菜基地。本报记者 陈元才 摄
“您好!您要多少?没问题,保证质量和以前一样好!”8月4日上午,短短一个小时,儋州大成晶柚实验园负责人侍伟军已经接到好几个这样的电话。“这些都是老客户了,每到柚子快上市的时候,他们都会找我提前预订。”侍伟军表示,只要品质有保证,产品根本不愁销路。16年对高品质的坚持,让大成水晶蜜柚成为儋州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一张靓丽名片。大成晶柚的品牌塑造,是儋州全方位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流转撂荒地、创建农业品牌、加快三产融合……近年来,儋州全方位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地,跻身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两个国家级榜单。
因地制宜 打造“品牌经济”
儋州市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网密布,适宜种植各种热带水果、名贵花卉及中药材,全市拥有水田30万亩,丘陵地、坡地等120万亩,具备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优越条件。
近年来,儋州市紧紧抓住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依托资源优势,不断激发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内生动力,有效释放市场活力,让全市传统农业在调整中逐步优化提升,在改革创新中转型升级。
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儋州市委、市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调优做精第一产业”发展思路,优先发展瓜菜、水果等优势农产品,扩大雪茄烟叶、花卉苗木等产业规模,发展种桑养蚕、香蕉、木瓜、蜜柚、优质地瓜等高效经济作物。
2015年,儋州市推出《儋州市打造农业知名品牌实施方案》,重点打造儋州粽子、儋州红鱼、光村沙虫、儋州黄皮、海头地瓜、儋州蜜柚、儋州鸡、儋州跑海鸭蛋、儋州绿壳鸡蛋等9个农业品牌。经过几年倾力宣传和推介,儋州9个农业品牌初步形成,成为当地富民的农业品牌。
“把这台机器搬到那边,那台往这边放!”8月4日上午,在儋州大成晶柚实验园内,侍伟军指挥工人们将公司新采购的分拣机、清洗机等设备搬进厂房,为即将上市的水晶蜜柚做准备,虽然忙碌的日子就要开始了,但侍伟军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
为了建立良好口碑,塑造大成水晶蜜柚品牌,侍伟军对产品的品质要求非常高。据了解,该实验园有200亩地,共种植4300株柚子树,为保证果实品质,侍伟军将每棵树的结果数量控制在80个左右,每个果实的含糖量保证在10.5%以上。好产品带来了好效益,据介绍,大成晶柚实验园每年的纯利润在200万元左右。
为推动儋州品牌农业发展,该市在推出9个农产品品牌的同时,引导企业开展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核准儋州地理标志商标的农产品有“儋州鸡”“儋州蜜柚”“儋州黄皮”“儋州红鱼干”“光村沙虫”“儋州绿壳鸡蛋”“儋州跑海鸭蛋”“儋州香芋”共8个品牌,地理标志商标数量居全省第一。
据了解,为助力特色高效农业持续快速发展,除相应的补贴资金以外,儋州市财政连年预算品牌农业发展资金,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创立品牌。同时该市还出台品牌农业创建奖励等办法,对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的进行奖励。
荒地“生金”助力农民增收
近年来,随着传统农业比较效益降低,农民纷纷外出务工,我省土地撂荒现象逐渐增多。与此同时,现代规模农业又面临土地分散困境。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儋州成立乡村振兴投资开发公司,多部门合力联动,统一收储流转农村撂荒土地,引进优质农业项目,探索破解发展热带特色高效现代农业难题。据了解,儋州市计划今年整合流转3.5万亩撂荒地用于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目前,已经整合流转撂荒地1.2万多亩。
为加快撂荒地复耕,儋州市决定加大投入改善土地基础条件,把符合高标准农田创建条件的撂荒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同时,开展撂荒地地力提升行动,凡是地力条件较差且适宜发展农业种植生产的撂荒地,全部纳入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提升地力。除此之外,儋州加强撂荒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田间路网建设,进行农村电网改造,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用电。
8月5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儋州市中和镇水井岭的金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扶贫产业基地时看到,基地今年3月种下的千亩百香果和火龙果长势喜人。据了解,该产业基地是目前儋州最大的热带水果种植基地,种植有沃柑900亩、火龙果800亩、百香果150亩以及其他热带水果250亩。
“百香果中秋节前后就可以上市了!”看着开始挂果的百香果树,金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范锦江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总部在江苏南通,主要做贸易、房地产生意,该公司去年6月决定入驻海南,并选择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作为公司的产业转型项目,助力海南自贸区建设。
范锦江说,项目落地后,得到了儋州市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关心,领导经常来视察,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并将该项目列为儋州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目前该基地对口帮扶中和镇建档立卡贫困户675户共3549人,公司长期雇用邻近村庄150名贫困村民到基地里工作,每位村民月工资3500元左右。“有了政策的支持和儋州市领导的关心,我们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 范锦江说。
三产融合 开创休闲农业新天地
随着城市生活压力增大,回归田园生活成为新潮流。面对新时代的新机遇,儋州敢闯敢试,锐意改革,积极探索三产融合的高效发展新模式。一时间,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共享农庄在儋州蓬勃发展。
光村沙虫高标准养殖基地,常年全天候供应沙虫,并提供游客采捕体验,致力打造现代沙虫文化休闲体验观光园;东成双玉水果基地,将建成西部最大的热带水果有机生产基地,成为有机生产和共享农庄相结合的田园综合体……除此之外,儋州市华乐共享农庄、兰洋大皇岭共享农庄、绿色元利共享农庄、蓝洋温泉共享农庄等4个单位已入选首批海南共享农庄创建试点单位。在儋州,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既留住了游客,也圈住了食客们的味蕾。
近几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引下,乡村休闲旅游已成为儋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增长点。“村里的农户平日里滞销的水果拿到我这里来,加工成果干、果酒等产品再拿出去卖,价值就会翻倍增长,周末来休闲度假的客人会随手购买一些带走。”兰洋大皇岭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陆榆桦向记者介绍,该产业园采用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市场服务业深度融合,现如今的年产值已经达到500多万元。
对于推动三产融合的高效发展新模式,儋州市高度重视,提出以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为契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和康养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来源:海南日报 记者:柳莺 林书喜)
责任编辑:叶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