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军民融合发展谱新章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位于我省西部的东方市,战略位置重要,具有光荣的双拥传统。近年来,东方市委市政府不断提升双拥工作力度,并于今年把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纳入“三创”工作中,集全市之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谱写新篇章。
拥军优属 多措并举提高待遇
走进驻东方市海军某部,新建的围墙、路灯,笔直宽敞的道路,让整个营区看起来洁净亮丽。去年以来,东方市投入70多万元,修建了围墙、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营区面貌焕然一新。
这只是东方市“拥军”工作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东方市安排财政预算1亿多元,用于支持驻市部队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预备役步兵师步兵第二团、东方市消防支队、海防营等单位修建人防工程、营区用房,建设文体活动室,全力保障驻市部队官兵有一个良好的战备、训练、生活环境。
为了不让官兵有后顾之忧,东方市在“优属”“优抚”方面不断创新举措,提高待遇标准。2013年起,东方市随军家属未就业生活补贴提高,待遇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团级军官家属未就业的,市人社部门妥善安置就业。
此外,每年春节、“八一”建军节,东方市委市政府领导都要到5支驻琼部队和11支驻市部队,慰问官兵,发放慰问金。东方市“双拥办”每年还要举办“鹊桥会”军地联谊活动,为部队未婚青年当“红娘”。
据统计,2011年至2016年,东方市按照拥军优属相关政策,共落实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336.96万元,随军家属未就业生活补贴408.76万元,优抚对象抚恤金2227.99万元。
拥政爱民 勇于担当屡创佳绩
水养鱼,鱼活水,军民鱼水一家亲。长期以来,驻东方市部队大力弘扬拥政爱民传统,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在抢险救灾、社会维稳、植树造林、精准扶贫、建功“三创”等各领域,为东方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14年10月,驻东方市部队官兵代表与东方市有关单位的青年志愿者共300多人,在东方市四必湾黑脸琵鹭保护区,种植海防林苗36亩。2016年4月,东方市边防支队一举侦破特大贩毒案件,缴获毒品15公斤,为东方禁毒史上一次性缴获毒品数量最多的案件。2016年8月,受台风“电母”影响,东方市普降暴雨,高坡岭水库开闸泄洪,位于河道边的110KW供电线路“终端基塔”安全告急,东方市人民武装部组织100多名民兵,经过连续12小时奋战,成功完成抢险任务。2016年10月20日,“丰盛油8”号船舶在八所港危化品码头装载石脑油时机舱发生爆炸,东方市消防支队官兵冒着生命危险,扑灭了明火并抢救16名船员,荣获公安部嘉奖。
东方市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驻市部队分别在华侨经济区王外村、板桥镇高园村、感城镇不磨村等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一对一帮扶80户378名贫困群众。他们走村入户攀“穷亲”,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教育帮扶对策,带领群众脱贫摘帽。
军民共建 城市因“双拥”更美丽
2017年,东方市启动“三创”工作后,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被确立为该市“三创”三大目标之一,举全市之力进行推动。东方市委书记铁刚非常重视双拥工作,来东方工作后,第一时间来到东方市人武部、预备役二团、消防支队、海防营等驻市部队调研,了解官兵的日常生活情况,协助解决实际困难。此外,铁刚还多次就残疾军人优抚、转业士官安置等问题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妥善处理。东方籍退伍军人文兴敢服役期间受工伤,被认定为八级伤残军人,退伍后旧伤复发,生活困难。铁刚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作出批示,要求从军人优抚的角度给予适当照顾,如今文兴敢已被重新认定为七级伤残,每月可领取生活补助1566元,此外东方市民政局还为其承担住院医保报销后的个人自费部分费用,让他安心治疗。
东方市第四小学正在创建“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东风路、拥军路已启动双拥示范街道创建活动……目前,东方市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的工作正在全市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双拥创建宣传气氛变得越来越浓,军民共建活动朝着制度化、常态化的方向发展。东方这座独具魅力的热带滨海花园城市,正在因“双拥”而发生美丽蝶变。(记者:罗安明;来源:海南日报。)
责任编辑: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