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传统藤编“织出”农村脱贫新路
摘要:在昌江大仍村,以陈桂红为代表的黎族传统藤编手工艺人正在“编织出”一条文化传承和脱贫致富相结合的新路。
黎族妇女正在进行藤编的工作。新华社记者 代超 摄
“用野生藤竹编织家用器皿,是我们黎族人的生活传统,没想到现在还能给我们带来经济收入。”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大仍村,48岁的黎族妇女陈桂红感叹道。
如今在大仍村,以陈桂红为代表的黎族传统藤编手工艺人正在“编织出”一条文化传承和脱贫致富相结合的新路。
海南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合藤蔓植物的生长,为黎族人的手工编织提供了充裕的天然原材料。陈桂红用来编织的藤条就取材于霸王岭山麓的野生白藤。
“黎族人在生活日用的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将这一古老的手工技艺传承了上千年。”曾任大仍村第一书记的罗颂棠说。
“我13岁的时候看外婆用藤条编篮筐,跟着她学了一些。后来,随着村里老人们逐渐不在了,这种藤编器具越来越少,懂编藤的人也越来越少了。”陈桂红不无遗憾地说。
藤编器皿有衣篮、鱼篓、刀箩、米筛、斗笠、首饰盒等。新华社记者 代超 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制品在黎族村寨的普及,藤编用品逐渐退出了黎族家庭的生活舞台。通常编一个首饰盒需要两周,编个大的衣篮至少要一个月。藤编器皿原始缓慢的编织技法似乎与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格格不入。
白藤编织的定情信物在黎族家庭会数十年如一日被带在身边使用,往往历经几代人的成长、经受数十年的岁月洗礼而变得更加温润光滑,是黎族家庭婚姻长久的最佳物证之一。
“女儿出嫁时,妈妈要编一大一小两个藤编器物当作嫁妆,大的装衣服,小的装首饰。我出嫁时从娘家带来的衣篮已经用了20多年了。”陈桂红说这话的时候透着自豪。
“藤编器皿有衣篮、鱼篓、刀箩、米筛、斗笠、首饰盒等,都是些日常家用的,但是轻巧、柔韧、耐用。”罗颂棠在2015年11月一次进村走访时,第一次在陈桂红家看到这些藤编器物。作为文体干部,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些家庭日常器物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决定把这门手艺传承保护下去。
2016年8月开始,大仍村以村干部自掏腰包发放补助的形式,鼓励包括陈桂红在内的5名藤编“高手”在农闲时带领村里的妇女们编藤,在村中逐渐形成了手工编织藤器皿的氛围。
黎族人在生活日用的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将这一古老的手工技艺传承了上千年。新华社记者 代超 摄
让陈桂红真正尝到藤编手艺甜头的是在2017年5月,那是她第一次到省会海口市,参加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自己的藤编器物和手艺。“好多人加我的微信,要买我编的藤器,大的卖到5000元一个,小的最少也要卖500块。”陈桂红难掩兴奋地说。
陈桂红2016年以前还是当地的一名贫困户,家中有五口人。她仅靠种植甘蔗和水稻为生,那时候家庭年收入只有一万多元。
用白藤编织的家用器皿,颇具黎族特色。新华社记者 代超 摄
如今,她不仅是昌江县藤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经常被请去外地教授藤编技艺,挣一些讲课费。她还被村里聘为文化活动室的志愿者,主要的工作就是教授村民如何编藤,每月能领1600元的工资。她的老公去年还种了7亩桑树,养了蚕,一年也有将近一万元的收入。一家人不但成功脱贫,日子还越过越红火。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村民自觉加入到编藤大军中来,大仍村也正在筹备建成黎族藤编合作社,吸纳更多的村民加入到传承保护传统黎族文化的队伍中来,把黎族手工藤编器皿规模化生产,变成能使百姓脱贫致富的文化产业。(来源:新华网 记者:严钰景 代超)
责任编辑: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