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古盐田:传承千年的海盐日晒活态文化景观
新华丝路网海口6月6日电(新华社记者 严钰景)海南西北部的儋州市峨蔓镇有一条长约五公里的玄武岩海岸。北部湾激荡的海浪日复一日地冲刷陆地,嶙峋的黑石像一道天然堤坝拦住汹涌的潮水,海水便从石缝里缓缓流入宽阔平坦的潮间带。
儋州峨蔓古盐田盐工劳作场景。新华网发(柯人俊 摄)
1200多年前,海南先民利用这一特殊地理结构在岸边滩涂上用黑石凿成盐池、盐槽,铺设成海岸盐田,开辟了日晒海盐的谋生之路。如今,峨蔓古盐田保护完整,晒盐技艺代代传承,盐田里盐工们劳作的身影也一如千百年前一样,古风犹存。
古盐田景观。新华网发(柯人俊 摄)
“峨蔓古盐田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中国保存较完好的最后一批‘活态’原始日晒制盐的古盐场。”儋州市博物馆负责人黄海兰介绍,文献记载儋州最早的产盐活动见于《新唐书•地理志》。
据传唐代天宝年间(公元742年至756年),一群福建籍盐工为避“安史之乱”渡海来琼至儋州峨蔓,一改“宿沙煮海”的传统“煮盐”技法,首创利用火山岩槽晒盐的独特工艺并流传至今。
峨蔓古盐田集中分布在盐丁、细沙、小迪和灵返四个自然村的海岸线附近,总面积约38.5万平方米。盐丁村盐田面积最大,约18.8万平方米,单个盐田面积15-100平方米不等,均有直径约2-3米的盐池。盐田四周还分布着蓄卤池、石盐槽和盐房,一条始建于明代、长达1000米的运盐古道至今仍在使用。
儋州峨蔓古盐田盐工劳作场景。新华网发(柯人俊 摄)
这些形态各异的盐池、大大小小的石盐槽,在深深浅浅的沙滩上星罗棋布,像是从大海深处踏浪而来,向陆地绵延着海的生命,润泽着与它相伴相生的人们。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煮海歌》中的诗句,道出古人用“刮泥淋卤”法析出海盐的技艺,这正是峨蔓古盐田传承至今的晒盐步骤。
“涨潮时海水流入盐池浸泡沙泥,退潮后用木耙将盐泥耙松、晒干。”盐丁村最年长的盐工、83岁的李景威介绍,制盐要选烈日当空时,晒干后的盐泥耙成一堆,放进铺有芦苇和稻草的过滤池里,用脚踏实,浇海水冲洗过滤,留下含盐量很高的饱和卤水,再把卤水倒在石盐槽上,经过半日风吹日晒,结晶后就变成了雪白的盐巴。
古盐田景观。新华网发(柯人俊 摄)
李景威13岁起跟随父亲学习古老晒盐技艺,70年的经验积累使他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操作步骤很多,做起来比看起来难。”至今仍在盐田里耕耘的李景威感慨地说,“盐也需要珍惜,跟米是一个道理,粒粒皆辛苦。”
制盐过程中,需随时关注潮汐、风雨、阴晴等天气变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已完成工序的成果。当地盐工口口相传的《流水歌》,用十二生肖纪月法,结合生肖特征,将每一轮涨潮日期按韵脚编成顺口溜,记录每月潮水涨落。
“还有‘雨后纳潮尾,长晴纳潮头,秋天纳夜潮,夏天纳日潮。’等俗谚。”黄海兰说,这些绝非简单的经验性总结,而是千百年来与海洋、自然相处过程中凝练的民间智慧,是汉族传统文化与海洋生计方式完美结合的典范。
儋州峨蔓古盐田盐工劳作场景。新华网发(柯人俊 摄)
由于日晒海盐均为当日晒当日收,为保证成盐数量及质量,盐民家庭成员间分工精细:经验技术老到的成员负责冲洗盐泥、过滤卤水和晒盐等关键环节;次要或简单环节由妇女、小孩或全员完成。
晒盐一般在每年4月至9月。夏季天晴时,早上八九点倒入的卤水约在中午时分开始结晶,下午四五点左右即可晒制完成。傍晚时,盐槽卤水已被晒干,析出的盐分像一层白色的碎冰在盐槽中反着光。盐工们使用铁刮板由四周向中心刮盐,收拢后统一用盐框盛装起来。此时的盐尚呈湿态,还需用纱布盖住表面,置于盐房内通风处阴干以去除其苦涩之味。
儋州峨蔓古盐田盐工劳作场景。新华网发(柯人俊 摄)
北京大学教授、盐业考古专家李水城认为,峨蔓古盐田是中国海盐日晒的最早例证,制盐技法做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统一,反映了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综合性、环保性和高度智慧,具备突出的普遍价值。
2016年,儋州市启动峨蔓古盐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前期工作,2019年已完成申报文本的撰写,将择期申报。
儋州峨蔓古盐田盐工劳作场景。新华网发(柯人俊 摄)(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叶文华